查看原文
其他

医生,能治愈自己吗?「研究速递」

psychiatry salon 大话精神 2023-05-13

大话精神「小程序」

让服药更简单,

让治疗更有效,

让生活更美好。





欢迎转发推荐,让更多病友受益


我们总是不停地强调,你一定要遵医嘱,要按照医生处方的标准服药,这是疗效的保证。然而,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位经济学家与人合著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与其他人相比,医生及其家人可能更不遵守这些准则。

这个结果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也可能会让你会意地点头。对用药了解得越多,与医生的沟通就越容易,患者就越有可能更严格地遵守药物指南。而这项研究结果与这些观点背道而驰。

这项新研究基于瑞典十多年来的人口数据,总体结果显示,其余人群有54.4%的时间遵守一般用药指南,而医生及其家人则落后3.8个百分点。

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系教授Amy Finkelstein表示:“很多人担心人们不理解指南方针,它们太复杂而难以遵循,人们不信任他们的医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当你观察作为医生或他们近亲的病人时,你应该看到依从性最强。但我们惊讶地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医生及其近亲不太可能遵守用药指南。”

数百万个数据点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学者们研究了瑞典2005年至2016年的行政数据,适用于63项处方药指南。这些数据使研究人员能够确定谁是医生,该研究主要将近亲定义为伴侣、父母和孩子。研究总共涉及5,887,471人,他们至少适用于其中一种药物指南。在这些人中,149,399人是医生或他们的近亲。

通过使用处方药购买、医院就诊和诊断的信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检查处方药物是否符合这些患者的医疗情况,来查看人们是否遵守了药物指南。在这项研究中,有六项指南与抗生素有关;20项涉及老年人用药;20项集中在特定诊断的药物治疗上;其中17项是关于怀孕期间使用处方药的。

一些指南建议使用特定的处方药,比如针对感染优先使用窄谱抗生素;其他指南是关于不要服用某些药物,比如建议孕妇避免服用抗抑郁药物。

在研究使用的63项指南中,医生及其家属在41个案例中较少遵守标准,其中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只有在22个病例中,医生及其家属更频繁遵守指南,且只有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相当惊讶,因为他们发现,平均而言,医生自己反而不太遵守指南建议。所以,在这篇论文中,他们也试图弄清楚专家们的不同做法。

排除其他答案

既然医生及其近亲比其他人更少遵守医疗指南,那么究竟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研究小组检查并否定了几个假设。

首先,那些更容易获得专业知识的人依从性较低与社会经济地位无关。在整个社会中,收入和依从性水平之间存在联系,但医生及其家庭是这种模式的例外。正如学者们在论文中所写的那样,尽管这些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但特殊的“就医机会与较低的依从性有关”。

此外,研究人员没有发现现有的健康状况和依从性之间有任何联系。他们还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自己是医生或与医生有关而对处方药更放心,是否会使人们比指南建议的更有可能服用处方药。但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医生及其亲属较低的依从率在程度上是相似的,无论指南是关于服药还是不服药。

解开医学之谜

相反,研究人员认为答案是,医生拥有处方药指南的“优越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医生可以灵活使用。在这项研究中,专家和非专家在遵守指南方面的最大差异体现在抗生素方面:医生及其家人的遵守率比其他人少5.2个百分点。

这一领域的大多数指南都建议患者开始使用“窄谱”抗生素,而不是“广谱”抗生素,窄谱抗生素更有针对性。广谱更有可能根除感染,但大量使用它们也会增加细菌对这些有价值的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会,这可能会降低对其他患者的疗效。因此,对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指南要求首先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然而,问题在于,从长远来看对公众有益的方法——首先尝试更有针对性的药物——可能对个别患者并不奏效。出于这个原因,医生更有可能为自己和家人处方广谱抗生素。

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你要做的是用窄谱抗生素杀死感染。但显然,任何患者都希望尽快消除感染。你可以想象,医生比其他病人更不可能遵守指南的原因是,他们知道,作为病人,什么对他们有益,什么对社会有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鸿沟。

另一个有启发性的数据来自于怀孕期间通常避免使用的不同类型的处方药。对于所谓的C级药物,关于药物危险性的经验证据略弱,医生及其家属的依从率比其他人低2.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这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在怀孕期间服用这些药物。对于副作用证据稍强的所谓D级药物,降幅仅为1.2个百分点。在这方面,医生的专业知识也可能影响他们的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专家们对适合自己的行动方案,有更细致的理解,以及这些方案与指南建议有哪些不同之处。

尽管如此,调查结果表明,行动中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紧张关系。正如Polyakova所建议的,关于抗生素的指南应该更明确地说明所涉及的公共和私人权衡,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透明度。也许指南应该更加透明,并说明他们之所以推荐这种做法,不是因为它(总是)对你来说是最好的做法,而是因为它对社会来说是最好的。

1.喝杯益生菌就能让你快乐起来?“精神益生菌”了解一下!


2.精神益生菌,淘金热还是治疗新革命?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大话少年》上线了,欢迎关注!


● 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可能导致肾脏疾病● 容易引起抑郁的10种常见处方药● 抗焦虑药劳拉西泮和阿普唑仑:有什么区别?●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与预防对策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及辍学等问题,家属群的父母们分享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推荐阅读

感染新冠后,精神疾病患者该如何用药?——大话精神

每天一剂便便胶囊,就能远离双相障碍?「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14个事实——大话双相
焦虑都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大话焦虑
当抗抑郁药遇上副作用,你该这样做——大话抑郁

儿童双相抑郁症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大话少年

参考文献

Amy Finkelstein, Petra Persson, Maria Polyakova, Jesse M. Shapiro. A Taste of Their Own Medicine: Guideline Adherence and Access to Expertis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Insights, 2022; 4 (4): 507 DOI: 10.1257/aeri.20210591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